全城7x24小时免费上门,您的生活服务帮手

当前位置: 首页 >> 地板打蜡

中东土豪能救“国产最贵电车”?

发布日期:2025-05-28 00:39:46 浏览:37375

这场“中东土豪拯救”的戏码,结局会变成——像两个废墟中的人互相搀扶,但谁也不知道前方是否有路吗?

文/每日资本论

高合汽车快成造车新势力中“打不死的小强”了。

近日,中国汽车行业又传出一条劲爆消息:5月22日,据天眼查,江苏高合汽车有限公司在5月22日成立,注册资本约1.43亿美元(约10.3亿元),认缴出资日期为2025年12月31日。新公司位于江苏省盐城市,是一家以从事汽车制造业为主的企业。

新控股股东为黎巴嫩电动汽车公司EV Electra Ltd.持股69.8%,原控股股东华人运通(高合母公司)保留30.2%的股权。这家自称“黎巴嫩和阿拉伯世界第一家电动汽车制造商”的中东初创企业,成立于2017年,曾计划年产1万辆。

简言之,一番折腾之后,濒临倒闭的高合汽车或又复活了。

这场合作颇具戏剧性。这家黎巴嫩公司虽然曾雄心勃勃要搞一万辆电动车,但从未实现规模化量产,市场声量微弱。

合作的另一方则更是站在悬崖边缘。2024年7月1日,华人运通以不能清偿到期债务,且重整有助于其引入资金、恢复生产、保障债权人权益为由,向法院申请进行破产预重整。

8月初,高合汽车爆雷,其母公司华人运通(账面负债高达157.81亿元)。经法院裁定,准许华人运通江苏公司等五十二家公司实质合并重整的申请。8月19日,高合汽车发布售后服务公告称,自即日起至预重整、重整完成,授权江苏悦达汽车集团全资子公司上海悦达智行汽车服务有限公司采购高合汽车零配件,支持高合汽车售后服务。

9月11日,华人运通发布公告称,招募目的在于借助战略投资人在产业、财务等方面的优势,支持华人运通形成(预)重整方案,统筹推进预重整或重整,化解债务危机。

虽然有消息说,华人运通得到了3亿元的融资,但对于巨额负债来说,依然是杯水车薪。如今,这家名不见经传的中东电动车公司真的能成为高合的救世主吗?未来,高合汽车是否不再高举“最贵电车”,而走亲民路线?

高合的故事始于2017年。54岁的创始人丁磊——前乐视汽车全球副董事长、上海通用汽车总经理——创立华人运通,2020年9月,HiPhi X创始版正式上市,从建立之初,高合就一直坚持走高端化路线,它的首款车型高合HiPhiX的起步价为68万元,最高售价高达80万元。也因此,其一度被外界称为“国产最贵电动车”。

彼时,比亚迪还没有出仰望,国内几乎号称高端品牌的厂商看了高合的配置恐怕都得沉默:内饰是劳斯莱斯的;音响是英国之宝的;地毯用的是进口羊毛;皮椅是陶氏化学的;车灯采用奔驰S级同款,还有能向上开启的NT尾翼门、可编程的大灯、后轮转向……

小插曲是,高合汽车曾以其独特的展翼门、对开门以及副驾驶超大屏等设计元素,无疑成为了一股清流。然而,这样的设计创新却引发了诸多争议,有人盛赞其“飒”,也有人质疑其涉嫌抄袭特斯拉、劳斯莱斯,甚至将其冠以“拼接怪”之名。

不过,高配置也的确引起了市场的关注,尽管定价较高,但上市后,HiPhi X订单量持续攀升,批量交付稳步推进。2021年12月,HiPhi X共销售919辆,在创下月度销量新高的同时,还力压保时捷Taycan,成为50万以上豪华车品牌电动车细分市场销量冠军。

公允地讲,高合汽车一度也真的把“高端化”映入了消费者的脑海里。正常的商业逻辑,往往在打出高端品牌后,随即适时地推出一些中低价位的车型,以量取胜。但2022年8月,高合旗下第二款产品HiPhi Z在成都车展上市,产品共分五座版和四座版两款车型,售价为61万元与63万元。

直到2023年,其推出的第三款车型HiPhi Y售价下探至33.9万元,试图进军主流市场,但为时已晚。此时,国内35万元至50万元新能源汽车市场已是一片“红海”,同期比亚迪仰望U8、华为问界M9等竞品凭借技术积累和品牌势能快速崛起,而高合则迅速败下阵来。

公开资料显示,高合汽车在2021年开始交付首款产品,在2021年全年的累计销量达到4237辆。据乘联会最新数据,在2023年12月,高合汽车的新能源批发销量为564辆。

2024年2月18日,龙年春节复工第一天,高合汽车被媒体爆出将停工停产6个月。尽管高合汽车否认了这一消息,但从公司当时的经营现状来看,基本已经丧失了竞争和生存能力。

有意思的是,当月底,丁磊现身重庆,并与长安汽车董事长朱华荣进行了交流。这也让外界浮想翩翩。不过,最终无果而终。

2023年,市场又传言沙特资金将注入,但因高合停产风险未能落地。2024年5月,美国iAuto集团宣布投资10亿美元,但其母公司正道集团自身亏损严重,资金迟迟未到位。

值得一提的是,iAuto的最终实际拥有人是正道集团董事会主席仰融,他曾是华晨汽车集团的创始人之一,在1992年成功操盘华晨汽车进入美股,使后者成为中国第一家赴美上市的企业。此后仰融又凭借系列资本运作,打造出包括至少4家上市公司及大量非上市公司的“华晨系”,掌管资产一度高达人民币300亿元。2002年10月,仰融因涉嫌经济犯罪被辽宁省检察院批准逮捕,后远走美国。

2024年8月,华人运通终于拿到了盐城国资通过悦达集团注资3亿元维持售后体系,但显然,离解决债务危机问题还为时尚早。

如今,EV Electra的注资的确为高合汽车带来了短期喘息之机,但挑战依然严峻。首先就是品牌信任危机问题。之前的车主维权、员工降薪、供应商欠款等问题尚未完全解决,高合需重建市场信心,而要彻底解决问题不是靠撒银子那么简单,是高合汽车产品体系彻底逆袭。

由此就会涉及技术协同难题。EV Electra缺乏量产经验,其宣称的“整合高合技术进军中东市场”仍停留在愿景阶段。问题是,目前新能源汽车市场竞争已经白热化。2025年的中国新能源市场,比亚迪、华为、小米等巨头已形成碾压优势,高合若无法在智能化、成本控制上突破,恐难逃边缘化命运。

也就是说,未来高合是否会走“哪吒”汽车的路径,专攻国外市场?但请记住,只要有利可图,在国内“卷”不动的厂商都会瞄准那块“肥肉”。

某种层面来讲,高合的兴衰是中国造车新势力的典型样本——高端化≠竞争力,任何脱离技术根基的“豪华”只是空中楼阁。而且也再次证明,资本是把双刃剑,过度融资掩盖了运营问题,一旦资金断流便迅速崩塌。

最后要提醒的是,中东资本的入场虽然给高合带来了希望,甚至中东市场也是众多厂商垂涎的市场。但文化差异、管理整合等隐形成本可能远超预期。再加上,产品本身若不能及时改变,提升质量,那么,这场“中东土豪拯救”的戏码,结局就变得——像两个废墟中的人互相搀扶,但谁也不知道前方是否有路。

【文章只供交流,并非投资建议,请注意投资风险。若您觉得有价值,麻烦您点赞、转发。祝身体健康,掘金2025!】